12月15日,历经两年建设的引江济淮工程小庙试验段宣告完工。这段1.5公里的河道,在沟通水系的同时,更在工程技术上,回答了一段“千年之问”。
山随平野尽,河入大荒流。
冬日的上午,站在小庙试验段岸边,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240米、深度24米、底宽60米的笔直河道。经过建设者的辛勤奋战,这条按照国家二级航道标准建设的试验段,终于立地成河,北望淮河,南指长江,大气壮观。
网络配图
由此向东5公里,即是肥西县文物部门立碑标注的曹操河遗址。三国时,魏以合肥为重镇,淝水成为沟通江淮的重要通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记载:建安十四年(公元209年)曹操亲率大军南征,“作轻舟、治水军。秋七月,自涡入淮,出肥水,军合肥。”为方便军马物资航运和引水灌溉,曹操派人修建河道,就是为了将江淮分水岭切开,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人工运河。然而,曹操河“昼挖夜长”,未能建成。
据《合肥县志》记载,宋代又有杨将军欲开分水田引淮入肥,工程因“挑处复合”而不成。
建设江淮大运河,是安徽人始终挂怀的千年梦想,也诉说着多次失败的遗憾。这片土地究竟有何魔力?河道为何建而不成?
如今,引江济淮小庙试验段河道建成,终于让众口流传的“千年之问”有了答案。
“河道昼挖一丈,夜长八尺。” 附近村民流传千年的历史描述或有夸张成分,但也道出了膨胀土的特性。
合肥市引江济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炳道介绍说,膨胀土是一种富含亲水粘性矿物质的土质,遇到空气和水后会产生增减膨胀变化,土壤发生不均匀的横竖向胀缩变形,导致大坝崩塌、河道堵塞。
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 “先锋”,小庙试验段先啃“硬骨头”,勇试新技术,解“千年之问”,破 “地质难题”。
试验段承建方中铁二十局项目负责人吴少甫回忆说,“开工之前,我们就把膨胀土攻关项目命名为‘曹操难题’,列为重点研究项目,大家决心一定要攻克难关,打造精品工程。”
由南向北送江水,输水千里的引江济淮工程必须穿越江淮分水岭地区,绕不开,躲不过。安徽省引江济淮公司合肥建管处副处长李峰介绍说,在江淮分水岭两侧,广泛分布着膨胀土。“选取小庙镇开挖试点,是因为这里有典型的中性膨胀土,地质复杂,具有较强的代表性。”
要么换土,要么改良土质,考虑工期和成本,工程选择水泥改性土。张炳道解释:“就是用水泥和膨胀土中的蒙脱石、伊利石等成分进行化学反应,彻底改掉土壤吸水膨胀的特性。”
掺多少水泥合适?“水泥掺入的比例很重要,太低达不到效果,太高又会开裂。”吴少甫说,面对这一大课题,中铁二十局和河海大学联合组建了40人的技术攻关小组,从2016年3月至4月中旬,每天开展两组试验。经过一个半月的连续反复试验,技术攻关小组确定,小庙试验段水泥改性土的水泥掺入量为5%。
技术攻关成功,尚需大干一场。
河道取土,拌水泥改性土,需要完成翻晒、碎土、拌制、碾压等10步流程。小庙试验段改性土处理量共41万方,这么大的工程量,最难的是土壤翻晒。为此,施工方专门建成一个占地200多亩的翻晒场。土壤翻晒项目负责人何志华感慨道,“最怕下雨,遇到连阴天不得不连续返工。”完成混合的水泥改性土,被均匀摊铺到坝体表层,阻断下层膨胀土与水和大气的接触,形成了结构稳固的坝体。
拟建蜀山船闸效果图
引江济淮工程,历经半个多世纪规划论证、反复比选后立项实施,包括引江济巢、江淮沟通、江水北送三段,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,约有120公里涉及膨胀土问题。两年来,小庙试验段的一线建设者克服了一个个地质难题,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创新,有9项重点实验成果即将申请国家专利。小庙试验段的如期建成,为后续工程建设摸清了地质、积累了经验,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建设迎来新节点。
作为安徽省“一号工程”,引江济淮也是全国在建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,安徽人沟通江淮的“千载梦想”即将为之梦圆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