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船舱内粉尘密布、工人直面机械碰撞风险,传统散货清舱作业安全隐患突出;起重机钢丝绳裂纹难察觉,人工巡检易引发断绳事故,未到服役期钢丝绳过度更换会造成成本浪费 。”
这是当前合肥港中派作业区码头乃至国内多数港口面临的共性难题。为破解这些痛点,推动港口智慧化、绿色化建设,2025年9月23日,合肥市引江济淮投资公司、合肥场景公司专题召开中派码头场景对接会,合肥运河产投公司、安徽中科星驰、安徽中科贵专、合肥智云通算等单位参会,汇聚科技力量,共探解决方案。
三家科技企业依次登场,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带来针对性解决方案。其中,安徽中科星驰围绕无人驾驶技术展开分享;安徽中科贵专聚焦港口起重机钢丝绳检测设备、智慧化平台技术应用进行讲解;合肥智云通算则针对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等展开阐述,三家企业均现场传递核心技术思路与落地可行性。
与会单位围绕技术落地细节、试用周期规划、合作模式深化等关键问题展开交流,为后续合作搭建高效沟通桥梁。
相关资料:
1.散货船清仓机无人驾驶技术场景机会。传统散货船清舱需 3-5 名工人入舱作业,不仅面临粉尘污染、机械碰撞等安全风险,还存在交叉感染隐患,单船清舱耗时超8小时。合作企业需研发具备自主路径规划、全程安全防撞功能的无人驾驶清仓机,实现全自动作业,将工作人员从恶劣船舱环境转移至集控中心。该技术落地后,预计可将单船清舱效率提升30%以上,人力成本降低40%,
2.钢丝绳AI智能监测平台场景机会:国内多数港口起重机钢丝绳依赖人工巡检,不仅0.1mm级细微裂纹难识别,易引发断绳砸坏船体的安全事故,还因无法精准判断磨损程度,导致约20%钢丝绳未到服役期即更换,单港口年均浪费成本超200万元。合作企业需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,研发AI智能监测系统,替代人工完成日常检查与维护,实现裂纹识别准确率98%以上,既杜绝安全风险,又提升设备利用率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